首页 > 国内 >

国家能源战略下醇氢汽车迎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7-02 07:53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13204   

开栏语

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共识,也是重塑全球汽车价值链的重要机遇。在政策推动与技术演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醇氢能源作为我国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绿色能源转换载体,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应用短板。醇氢汽车有望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新增长极,推动构建全新的产业链体系。

从上游的醇氢制取、存储与运输,到中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下游的醇氢汽车研发与制造,醇氢汽车产业链加快创新,一幅宏伟产业蓝图正徐徐展开。多家企业持续深耕醇氢动力及整车领域,多地也在积极探索“氢能+出行”应用场景落地。醇氢汽车,有望成为重塑我国汽车产业格局的新赛道。

在此背景下,“醇氢汽车新观察”栏目应运而生。希望这一栏目聚焦醇氢汽车产业政策、追踪技术前瞻、分析市场动态、报道企业创新、展望地方落地实践,深入剖析产业链发展难点痛点,提出醇氢汽车发展建议举措,有力推动我国醇氢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醇氢”风已起,新程启航。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场绿色出行革命的澎湃进程,共探零排放交通的未来蓝图。

何光远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在“双碳”目标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体系转型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新型能源将逐步成为我国能源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推动生产与生活用能类型和方式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将氢能纳入能源范围,醇作为一种氢能形式,是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换载体。醇氢汽车可解决新能源汽车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短板,正加速从低碳排放走向净零碳排放,醇氢汽车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电力系统正向多元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

2030年,我国将建成多元、绿色、智能的电力系统。截至2024年底,我国火电装机达14.44亿千瓦,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43.14%。未来,火电将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逐步转型,2030年我国火电装机预计可达16亿千瓦。水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位居第二,2030年水电装机预计可达5.4亿千瓦。风电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30年我国风电装机量可达10亿千瓦。光伏是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之一,2030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达20亿千瓦,成为装机规模最大的电力品种。同时,核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共同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到2030年,我国绿色电力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约70%,绿色电力消费量将进一步提升,逐步成为电力消费主体。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新型储能等,推动我国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

绿醇是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换载体。

绿色甲醇,又可称为“液态阳光”,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再利用绿氢与补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实现间歇性清洁电力能源的时空转化与存储,形成易运输、易存储、高安全的液体燃料。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甲醇汽车产业发展。2023年9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M100车用甲醇燃料的标准》。今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交通运输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推动建设一批绿色燃料生产基地,并重点推进绿色燃料在交通领域应用和氢能重卡等新能源运输装备的规模化应用,研究出台交通运输绿色燃料“制储用”标准。

绿色甲醇产能方面,我国领跑全球。在已投产项目方面,截至2024年8月,国内已建成项目5个,合计产能约22万吨/年,采用二氧化碳加氢制取甲醇。在建项目方面,截至2025年3月,已开工项目达491万吨,集中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在规划项目方面,截至2025年3月,全国规划产能超5000万吨/年,涵盖生物质、绿氢耦合、风光制氢等技术路线。

醇氢汽车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下从低碳走向净零碳。

醇氢汽车按照技术路线,可以是甲醇内燃机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甲醇内燃机作为增程器)等。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在现有甲醇格局下,甲醇汽车产生的PM2.5要降低80%,能效提升21%,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26%。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甲醇汽车将实现从能源生产到能源应用的净零排放,类似现有纯电动汽车,可以从绿电生产到绿电消纳实现绿色闭环。

醇氢汽车可解决新能源汽车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短板。

二是高储运便利性。以氢气作为燃料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氢气的储运问题难以解决,且长距离运输将大幅增加氢气成本。醇类燃料具备与汽柴油基本相同的储运便利性。

三是电力系统解耦。纯电及插电类新能源汽车需要通过连接电网获取能源,随着兆瓦级快充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充电对电网负荷的挑战逐步加大。醇氢汽车利用醇类燃料加注获取能量,实现与电力系统的解耦。

四是补能效率更高。新能源汽车充电,受环境温度、电力系统平稳运行指标、充电车辆接入量等因素影响,补能效率受限。醇氢汽车燃料加注与传统汽车无异,可大幅提升补能效率。

五是解决续航限制。新能源汽车在低温、高速、重载等使用条件下,续航里程受限。醇类燃料体积能量密度高,可大幅提升汽车续航能力,解决里程焦虑问题。

六是安全水平更高。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氢气宽爆炸极限、动力电池热失控自燃特点,醇类燃料安全性更高,可提升汽车安全应用水平。

醇氢汽车具有基于灰蓝醇的使用经济性,未来具有基于绿醇的使用经济性。

当前,我国甲醇以灰醇和蓝醇为主,绿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甲醇价格在2100元/吨到2500元/吨之间波动,甲醇加注价格为2.3元/升,按照乘用车百公里9.0L的醇耗计算,平均每公里使用成本约为0.2元,远低于使用汽油平均每公里0.4元至0.8元的成本。未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绿色电力价格有望降低至0.1元/千瓦时以内,二氧化碳捕集价格有望降低至200元/吨,绿色甲醇生产成本有望低于煤制醇和天然气制醇,推动使用绿醇的醇氢汽车实现高经济性。

醇氢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创新。绿醇生产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醇氢汽车示范应用、醇氢汽车技术创新发展等,都将推动我国醇氢汽车产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责编:子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生活消费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生活消费网 | 专注于国内外今日生活资讯网站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生活消费网 | 专注于国内外今日生活资讯网站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大众、宝马、奔驰、博世等11家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汽车软件平台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等11家汽车和科技公司已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共同开发并共享先进的汽车软件平台,对抗美国在科技领域日益增强的主导地位,并重新掌控未来汽车的数字......
    2025-07-02 05:40
  • 央企绝不输民企,东风汽车准备“挥拳”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经过这两年车市的洗礼后,绝大部分车企意识到,中国汽车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成为行业共识。 车企......
    2025-07-02 05:06
  • 智元机器人两大核心产品启动规模化生产
    6月30日,均普智能旗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举行“机器人通用产品制造认证”的启动仪式。普智机器人由此成为首个获得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智元机器人”)启动通用产品认证的机器人生产企业。 ......
    2025-07-02 01:41
  • 新能源汽车企业共谋出海新思路
    在刚刚结束的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论坛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成为热议话题。专家表示,现阶段中国车企及相关企业正通过电池、辅助驾驶、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实现从“代工制造”向“规......
    2025-07-02 00:43
  • "铃"动苏州庆铃40周年幸福传递之旅雅致启幕
    四十年风雨同舟,四十年携手同行。今年,庆铃汽车迎来与五十铃合资合作的第40个年头。自1985年结缘以来,这对匠心搭档以品质为弦、以创新为谱,在苏州的运河阡陌间奏响商用车进化的乐章。40年来,庆铃始终与......
    2025-07-01 21:54